隨著中國光伏產業以令全世界震驚的訊速崛起,幾大多線切割設備廠家的設備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中國硅片加工企業的購買需求,在2008年市場火熱的設備交貨期最少半年以上,有的甚至一年以上。于是很多相關的設備制造企業紛紛介入,比如日本的高鳥、安永專門推出了針對太陽能硅片切割的機型。
國內最早從事太陽能多線切割機開發的要數上海日進了。上海日進引進日本技術,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第一臺多線切割樣機,樣機類似NTC MWM442D。樣機在日進內部切割試驗結果良好,切除的硅片質量完全合格。但是在客戶實際試用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成品率低、斷線率高、設備的控制精度比國外進口設備要差。
國內陸陸續續推出多線切割樣機的廠家還有上海漢虹、電子集團45所、蘭州瑞德、無錫開源、大連連城、北京京聯發、湖南宇晶等。
從樣機來看,技術原理和設計主要都是借鑒了日本 NTC MWM442D機型的很多理念,樣機基本都屬于小型機。北京京聯發嘗試開發類似HCT B5機型的樣機,但是在市場上沒有看到試用的設備。國內目前開發出的多線切割機樣機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成品率低、斷線率高、控制精度差等。加上硅料價格高昂,客戶嘗試新機器的成本非常高,每次的損失可能動則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這也限制了設備制造企業很難獲得更多的生產性試驗數據來改進設備。